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即时
博览中国
纽国要闻
世界时空
记者观察
华新视点
华人新闻
留学移民
旅游广角
新中交流
经济观察
生活广场
读者咨询
首页
→ 博览中国
博览中国
东西问丨在法国探寻中国抗战的光辉历史印记
中新社巴黎8月25日电 题:在法国探寻中国抗战的光辉历史印记 中新社记者 李洋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新社记者在法国走访,探寻中国抗战的光辉历史印记。 坐落于巴黎圣日耳曼大街184号的建筑历史悠久,是法国地理学会的所在地。1936年9月,“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全欧抗联”)在这里成立。经过80多年沧桑岁
2025-8-26 09:55
东西问|陈国基:国际化城市香港如何讲述抗战故事?
中新社香港8月25日电 题:国际化城市香港如何讲述抗战故事? ——专访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交融之地,可以通过多元方式向世界客观呈现抗战历史,传递和平价值,同时深化与内地合
2025-8-26 09:55
中使馆提醒:中国赴美留学生谨慎选择赴休斯敦航线入境
中新网8月26日电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目前美高校开学季到来,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进入高峰期。近期,数名中国留学生自休斯敦乔治·布什洲际机场入境时,遭美海关边境执法人员无端盘查、滋扰,所携电子设备被检查,甚至有人被限制人身自由长达80多个小时,最终被无理遣返回国,严重损害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
2025-8-26 09:51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跨越一甲子:西藏军民共筑 “高原乐乡”
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曾是名副其实的“雪域孤岛”。如今,柏油马路通到村民家门口,并凭借森林峡谷、湿地草甸独特风光,实施“旅游兴乡”。在西藏军区某部的帮扶下,村民开办家庭旅馆获得增收;在日喀则市岗巴县,传颂着军民互助佳话。军地互帮互助,共筑“高原乐乡”;西藏军区在米林市开展 “五共五固” 活动促边境稳发展,军地携手共筑 “高原乐乡”。
2025-8-26 09:50
理响中国|以笔为矛,史沫特莱用生命谱写中国战歌
“如果中国大使馆(代表)来到了,如果能为我的遗体只唱一首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将不胜感激。”这是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最后的心愿。她以笔为矛,在战火中写下《中国在反击》《中国的战歌》等著作,向世界传递这片土地的坚韧与温度。让我们循着她的足迹,感受一颗心灵与一个民族的炽热相拥。
2025-8-26 09:50
深入认识五年规划的作用机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在国际交往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提问:为什么中国可以持续编制实施这么多个五年规划?为什么五年规划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 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的是世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对五年规划的作用机理进
2025-8-26 09:43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黔南州!
日本人打死那么多难民,大人、小娃一路杀死,打火把找姑娘,哪家有大姑娘就好怕。” ......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抗战亲历者105岁老人岑显珍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陈列馆。中新社记者 刘美伶 摄 01 “黔南事变” 奋勇抗敌 1944年,日本在亚洲、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 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日军于当年4
2025-8-26 09:42
自然资源部发布最新报告:美式“航行自由”缺乏国际法基础
中新网8月25日电 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25日,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发布《美式“航行自由”法律评估报告》中英文版(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旨在对美国“航行自由”相关主张和实践是否符合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是否具备法律基础进行评估。 《报告》检视了美国在航行自由方面的法律立场和实践,特别是与“航行自由计划”有关的表态与行
2025-8-26 09:42
报告称越南扩大在南沙群岛填海造陆 中方:坚决反对
中新网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 黄钰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美国智库报告称,越南近期已大幅扩大其在南沙群岛的填海造陆工程。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南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坚决反对有关国家在非法侵占的岛礁上开展建设活动,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完)
2025-8-26 09:41
外交部:欢迎更多外国朋友到西藏走一走、看一看
中新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 黄钰钦 李晓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您如何评价西藏60年来的发展进步?西藏的未来将如何发展? 郭嘉昆: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同各族各界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注入强大动力、指
2025-8-26 09:41
习言道|这条路和这群人,习近平记在心上
中新网8月25日电 题:这条路和这群人,习近平记在心上 从云南昆明出发,翻越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横跨澜沧江、怒江的急流深谷,穿过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一路往缅甸行去,一条全长1146公里的险峻公路在天地间蜿蜒开来。 “80多年前,马来西亚南侨机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奔赴云南,帮助打通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这些佳话至今仍在中马两国人民中
2025-8-26 09:41
清华艺博新展“自然契约”,开启“技术、媒介、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
【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北京报道】何为自然?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 近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观众带来了展览“自然契约:技术、媒介、人、自然”,该展览试图在“自然契约”这一思维框架下,探讨人与技术、媒介、自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各种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全球生态危机频发之时,自然不能仅仅被视为
2025-8-25 13:19
【西藏六十年】探访中国海拔最高城市那曲 高原上的生活现在过得怎么样?
西藏那曲市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城市,这里也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过去这里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面临不少困难。如今那曲的乡村建起了配有太阳能发电板的独栋楼,家门口的小学开设了编程课,医院也添了许多新设备,还来了不少援建专家。今天的那曲与过去有何不同?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中新社记者实地探访了这座高原城市。 (记者 谢
2025-8-25 09:55
(抗战胜利80周年)南非侨界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座谈会
中新社约翰内斯堡8月24日电 (记者 孙翔)南非侨界24日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 “战争硝烟虽已远逝,但历史的褶皱里仍藏着鲜血与眼泪。”南非约堡华星艺术团团长黄晶晶回忆父辈遭受的战争磨难。她表示,今日和平来之不易,每一份安稳都承载着先辈的牺牲和付出,“我们更应共同努力守护这一份安宁”。 南非
2025-8-25 09:55
东西问丨沈国明:马来西亚华文戏剧如何成为支援抗战的有力武器?
中新社吉隆坡8月24日电 题:马来西亚华文戏剧如何成为支援抗战的有力武器? ——专访马来西亚“抢救百年马华话剧史料运动”发起人、心向太阳剧坊主席沈国明 中新社记者 陈悦 抗日战争时期,马来亚(当时马来西亚受英国殖民管辖部分被称为“马来亚”)华文演剧运动盛况空前。华文演剧运动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力支持了中国抗战,也为战后马来西亚华文戏剧和
2025-8-25 09:54
东西问丨任筱强:国际月球科研站“朋友圈”为何越来越大?
中新社合肥8月24日电 题:国际月球科研站“朋友圈”为何越来越大? ——专访深空探测实验室研究员、系统研究院战略室主任任筱强 中新社记者 张强 贾亦夫 国际月球科研站是中国倡议发起、多国参与在月球表面、月球轨道和地面建设的综合性科学实验设施。国际月球科研站蓝图如何勾勒?如何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全球合作开放共享?深空探测实验室研究员、系统
2025-8-25 09:54
一张“浙BA”票根 串起浙江绍兴城市烟火图鉴
中新网绍兴8月24日电(郭天奇 陈素琴 潘笑坤)2025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绍兴队对战富阳队的赛事近日在浙江绍兴上演。场馆外,摊位上刚炸好的臭豆腐泛着金黄油光,麻团的甜香混着晚风飘向街角,营业员边打包边和球迷聊球……这场接地气的篮球盛宴,不仅点燃了民众的乡土热情,更让一张小小的赛事票根,成了串联城市烟火与文化记忆的“钥匙”。 图为民众
2025-8-25 09:54
专家: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国有资本可发挥更多作用
中新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 石睿)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多位专家认为,通过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提升低收入群体养老金水平等方式,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国有资本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23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论坛上表示,现阶段,通过加大国有资本向社保基金划
2025-8-25 09:53
文博公开课丨云梦简牍: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云梦,是湖北面积最小的县,亦是享誉世界的“简牍之乡”,这里先后出土八批次秦汉简牍3500余枚,创下多项之最。云梦简牍宛如一部蔚为壮观的秦汉百科全书,从法律法规到科学知识,从社会百态到温情故事,全方位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2025-8-25 09:51
老电影《地道战》主拍摄地:冉庄村真实的地道战竟然是零死亡?
总有那么几首歌 对中国人来说 看见歌词就会不自觉哼唱起旋律 你听 地道战,嘿,地道战 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老电影《地道战》主要拍摄地 ——河北保定清苑区冉庄村 冉庄地道战遗址 至今回荡着深入骨髓的旋律 图片冉庄地道战遗址。保定文旅供图 重要问题来了 当年的地道战中 冉庄村到底有没有人牺牲? 答案是:零死亡 中国人民抗
2025-8-25 09:46
【抗战胜利80周年】铭记与传承:谢晋元孙女讲述“八百壮士”浴血抗战故事
上海苏州河北岸,光复路1号至21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的西墙上,抗日战争期间留下的累累弹痕,格外触目。纪念广场上,人们立正、鞠躬、献花,向抗战英雄致敬。 88年前,这里是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硝烟阵地,谢晋元等“八百壮士”临危受命,与日本侵略者在此进行了长达四昼夜的激烈攻防战,留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鼓舞了全民族抗战斗志。 上海四行
2025-8-25 09:45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芷江!
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城航拍。 黄建建 摄 “经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 历来为古西南通道上军政重地 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 80年前,这座湘西小城 以抗战胜利受降城而闻名于世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芷江县委宣传部 供图 1945年8月21日 侵华日军投降代表今井武夫 在芷江向中国军民投降 献
2025-8-25 09:45
中国驻美大使:期待更多“农夫”为中美农业合作“除虫”“育种”
中新社华盛顿8月23日电 “一颗大豆,印证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金科玉律。”中国驻美大使谢锋22日在华盛顿表示,农业不应被政治化绑架,农民不应为贸易战埋单。 谢锋当天应邀出席中美大豆产业合作伙伴早餐会并发表演讲。他指出,今年上半年,美对华农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53%,其中大豆下降51%。农民朋友们继“春耕之困”之后,眼看又要面临“秋收之难”。
2025-8-25 09:45
民进党“大罢免”完败,遭台湾主流民意唾弃!
针对台湾民意代表的“大罢免”8月23日进行第二轮投票,7项“罢免案”全数未通过。此前7月26日的首轮25项“罢免案”也均未通过。折腾了大半年的“大罢免”终于尘埃落定,民进党以惨败收场。 所谓“罢免”,本是通过投票程序免去不称职官员或民意代表的职务。但民进党当局煽动“民间团体”发动的这场“大罢免”,却是为实现其“一党独大”野心而挑起的政治恶斗
2025-8-25 09:44
国台办发言人就台民意代表“大罢免”第二轮投票结果答记者问
中新网8月24日电 据国台办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24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答记者问。有记者提问,8月23日,台湾民意代表“大罢免”进行第二轮投票,国民党守住全部席位。请问对于投票结果有何评论?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应询表示,我们注意到了有关情况。继7月26日首轮投票后,台湾民众再次对民进党打压异己、撕裂社会的恶斗闹剧说“不”。这充分表明,任
2025-8-25 09:44
'Sky Roads' trace Xizang's journey from isolation to modernity
This year marks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With an average elevation of over 4,000 meters, this region was once described as “the limit of human survival.” Yet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China carved three “Sky Roads” that reshaped the destiny of this land. In ancient times, Xizang had only mule and yak trails, with no highways at all.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ichuan-Xizang Highway and the Qinghai-Xizang Highway ends Xizang’s m
2025-8-23 18:22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绿色发展经验启示全球
中新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宫宏宇 张乃月 谢艺观 实习生 苗绚)在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加速绿色转型、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提出20年。20年来,“两山”理念不仅引领中国走上绿色发展之路,也为全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了中国智慧。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2025-8-23 14:55
(抗战胜利80周年)嫡孙回乡追忆杨靖宇: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
中新网驻马店8月22日电 (禹志超 杨大勇)探访杨靖宇纪念馆、讲述杨靖宇英雄故事、参加座谈会……21日,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杨靖宇嫡孙马继民回到杨靖宇的家乡河南驻马店追忆道,一定会把祖辈的英雄事迹讲好、传承好,让更多的人铭记那段历史。 图为杨靖宇嫡孙马继民在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与杨靖宇雕像合影。 杨大勇 摄 杨靖宇1905年2月出生于河
2025-8-23 14:54
(经济观察)中国十余条高铁预计年内开通 “一小时高铁圈”扩容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电 (段修健 刘文文)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中国将有十余条高铁线路在年底前开通运营。这些新线路将填补部分区域高铁网络空白,进一步完善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 多条重点线路进入开通倒计时。作为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一——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头至银川高速铁路(包银高铁)是中国首条连接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高铁线
2025-8-23 14:53
东西问丨苏发祥:60年生态路,西藏如何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电 题:60年生态路,西藏如何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 ——专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苏发祥 中新社记者 崔白露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西藏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更书写了雪域高原的绿色发展奇迹。 西藏如何成为全球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其高海拔生态治理实践,为全球生态脆弱地区提供
2025-8-23 14:52
“以海为家” 到 “靠海兴业”:海南疍家人的水上新图景
中新网海南陵水8月22日电 题:“以海为家”到“靠海兴业”:海南疍家人的水上新图景 作者 孙艺菡 粟棱 李欣楠 海风轻拂,人潮涌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迎来暑期旅游高峰。摆渡船“突突”穿梭,将一批批游客送往数十米外海面上那片纵横交错、随波微荡的渔排民宿;渔家乐老板娘的吆喝声与游客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图为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疍家
2025-8-23 14:51
东西问丨郭延军:澜湄合作十年,打造全球区域合作“金色标杆”
中新社西宁8月22日电 题:澜湄合作十年,打造全球区域合作“金色标杆” 作者 郭延军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研究员 澜沧江—湄公河奔涌向前,滋养着流域土地,承载着沿岸民众对和平繁荣的共同追求。2015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Lancang-Mekong Cooperation,LMC)机制正式建立。 2025年,澜湄合作迈入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澜湄六国以包容性为根、平
2025-8-23 14:50
外资重估中国:再平衡下的新机遇
8月22日,A股上涨,沪指突破3800点,再创10年新高。 沪指日K走势图 多重利好共振下的资产价值重估 2025年,全球资本配置正在悄悄发生转变,美元走弱等不确定性推动资金从美国市场流向估值洼地,而中国因经济韧性与产业红利,成为外资增配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国内政策积极发力对资本市场形成双重驱动。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下,2025年上半
2025-8-23 14:50
园来如此:六十年跨越千年,西藏奇迹是怎么炼成的?
60年,在历史长河里不过弹指一瞬,但在西藏,却是“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魏园 实习生:谢嘉淇 张晗)
2025-8-23 14:49
东西问丨埃文·凯尔:《敢为》背后的真相坚守与和平向往
中新社广州8月21日电 题:《敢为》背后的真相坚守与和平向往 ——专访美国青年作家埃文·凯尔 作者 蔡敏婕 王思瑶 美国青年作家埃文·凯尔(Evan Kail)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日本研究专业。2022年11月,他向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无偿捐赠了一本相册,该相册内含30余张记录侵华日军犯下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彩色照片。 日前,埃文·凯尔携新书《敢为》亮相2025南国
2025-8-22 10:30
东西问丨李德成: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三重伟力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电 题: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三重伟力 作者 李德成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研究员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于西藏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明确提出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2025-8-22 10:29
东西问丨郭克范:为何说西藏是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成功的范例之一?
中新社拉萨8月20日电 题:为何说西藏是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成功的范例之一? ——专访西藏自治区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克范 中新社记者 赵延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8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西藏自治区主席嘎玛泽登介绍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时提到,6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引领西藏的政治
2025-8-22 10:28
东西问丨柳智元:青年之交如何为韩中关系注入新动力?
中新社首尔8月20日电 题:青年之交如何为韩中关系注入新动力? ——专访韩国圆光大学韩中关系研究院院长柳智元 中新社记者 刘旭 中韩建交三十余载,两国关系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青年交流正成为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新动能,他们跨越国界,建立联系、分享理念、开展合作。 从大学校园到数字空间,从文化体验到创新创业,这种交流
2025-8-22 10:28
(投资中国)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中新社太原8月21日电 (记者 杨杰英)“霍尼韦尔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21日在山西太原表示,期待深化与中国广大企业的合作关系。 当日,第四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山西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在太原举办。余锋作为企业代表发言时说,通过链博会,霍尼韦尔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联系,共同探索
2025-8-22 10:28
中新网评:谁在给假院士搭舞台?
中新网北京8月21日电(记者 高萌)19日,深圳、广州警方相继通报,涉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假院士、假军人阮某平被刑拘,假参事、假军人余某翔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就在此前一天,自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苏辙后人”的苏文也被揭穿。河南郏县发布情况通报,证实苏文号称要“投资”33亿元的“郏县东坡书院综合体”项目并未签订正式协议和实施,承认未核
2025-8-22 10:26
尘封81载亲笔信首度公开 飞虎队后代讲述跨时空友谊传承
中新社广州8月21日电 题:尘封81载亲笔信首度公开 飞虎队后代讲述跨时空友谊传承 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 尘封81年的亲笔信21日在中国首次公开。这是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写给被营救的美国飞虎队唐纳德·克尔中尉的英文亲笔信。 当天,“穗同心·我和祖国有个约会”侨界故事分享会暨“万里同心”华侨抗战专题展活动在广州华侨博物馆举行。唐纳德·克尔之子戴维·克尔
2025-8-22 10:23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上海!
上海,这座被黄浦江与苏州河环抱的现代化都市,80多年前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最前线。 航拍上海 来源:朱一宁/心城市 淞沪会战的硝烟虽已散去八十余载,但那些镌刻在砖石与江涛中的历史印记,仍在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今天,让我们一同沿着当年的战场遗迹,重新触摸这段血火交织的岁月,在上海开启一场特殊的“重走抗战路”之旅。
2025-8-22 10:22
(抗战胜利80周年)参阅“00后”女民兵:从“看故事”到“写故事”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电 题:参阅“00后”女民兵:从“看故事”到“写故事” 中新社记者 李纯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时,坐在电视机前的崔佳宁还是入伍第二年的新兵,心中满是对“如果我能参加阅兵”的遐想。如今将作为民兵参加今年9月3日的阅兵,她对记者说,自己终于从“看故事”变成了“写故事”的人。 今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阅兵,纪念
2025-8-22 10:22
王毅:21世纪应是亚洲、更是南亚加快发展振兴的时代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电 当地时间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伊斯兰堡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举行第六次中巴外长战略对话后共同会见记者。有记者提问巴基斯坦是王毅外长此次访问南亚三国的最后一站,中方如何看待当前南亚地区形势和中巴合作的作用。 王毅表示,南亚各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是中国山水相连的近邻
2025-8-22 10:22
中方:敦促日方同军国主义彻底切割,以实际行动消除遗毒
中新网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 谢雁冰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月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俄罗斯政府近日发布的解密文件显示,二战期间,侵华日军预谋从中国东北地区进攻苏联,曾准备动用可大量消灭兵员的细菌战手段,并在哈尔滨设立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731部队对各种类型的鼠疫、炭疽、霍乱等细菌性疾病进行研究,不停实施人体
2025-8-22 10:21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西藏!
图为西藏阿里神山冈仁波齐。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有人说它是“地球的第三极”; 有人说它是“最接近天空的地方”。 西藏,一个被无数人 列入人生清单的地方。 雄踞于“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 以其极致的风光、古老的文化和纯粹的信仰, 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终极梦想。 为何人们总说, 此生必去一趟西藏? 答案,或许只有踏上这片土地才能真
2025-8-22 10:19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布达拉宫广场上的“见证者”“参与者”“亲历者”
中新社拉萨8月21日电 题:布达拉宫广场上的“见证者”“参与者”“亲历者” 中新社记者 赵朗 杨程晨 江飞波 8月21日,2万余名身着盛装的各族群众齐聚布达拉宫广场,共同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当林芝市的表演方队经过,观众席上的李嘉琪思绪飘回到过去。 彩车上,“318国道”的三位“骑行者”演员让他想起了11年前:2014年第一次进藏时,李嘉琪也
2025-8-22 10:17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雪域展新颜——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侧记
中新社拉萨8月21日电 题:雪域展新颜——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侧记 中新社记者 一场小雨过后,雪域高原秋意渐浓。自治区首府拉萨,因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显得十分“火热”。 21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与西藏各族群众一道为自治区庆生。 当天清晨,拉萨师范学院教
2025-8-22 10:16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专家:治藏稳藏兴藏 习近平为西藏工作再划重点
中新社拉萨8月21日电 题:专家:治藏稳藏兴藏 习近平为西藏工作再划重点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刻下,西藏进入“庆典时刻”。在自治区成立甲子之年的特殊节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再次踏上雪域高原,并就西藏工作再划重点。 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此次进藏,习近平对“治藏稳藏兴藏”提出新要求,对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
2025-8-22 10:15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出席大会
中新社拉萨8月21日电 六十载奋斗栉风沐雨,六十年雪域沧桑巨变。21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王沪宁出席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出席。 古城拉萨彩
2025-8-22 10:12
两个“历史首次”,习近平冀望美丽西藏新篇章
(近观中国)两个“历史首次”,习近平冀望美丽西藏新篇章 中新社拉萨8月21日电 题:两个“历史首次”,习近平冀望美丽西藏新篇章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四年前,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首次。 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2025-8-22 10:10
(抗战胜利80周年)台胞姊妹的抗日青春
中新网大连8月20日电 题:台胞姊妹的抗日青春 作者 黄欣欣 2015年,一张照片定格台胞苏菁晚年的笑容——她佩戴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在镜头前开怀大笑。彼时,阿尔兹海默症已逐渐影响她的记忆,但她作为革命者的自豪依然鲜活。 近日,苏菁之子、大连市公安局退休干部张正光在大连向记者讲述母亲苏菁与姨妈苏群从青年学生成长为抗日
2025-8-21 11:30
内需、科技将成为“十五五”规划两大主线
“十五五”时期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进一步指明了未来五年的历史方位与目标任务。 从外部环境看,“十五五”
2025-8-21 11:30
习近平: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日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他强调——
2025-8-21 11:29
西藏一甲子沧桑巨变谱新篇
60年,于历史不过弹指一瞬,于西藏却是“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 2024年GDP达2765亿元,是1965年的155倍。 2024年地方财政收入达277亿元,是1965年的1258倍。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444元,是1965年的121倍。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份经济成绩单足以令世界瞩目。 拉萨街头洋溢着一派祥和欢庆的气氛。图/中新社记者 李林 摄 一路走来,西藏G
2025-8-21 11:24
东西问丨里韦拉·埃斯皮诺萨:人类应以何种“新礼”回赠大地?
中新社北京8月17日电 题:人类应以何种“新礼”回赠大地? ——专访智利天主教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曼努埃尔·里韦拉·埃斯皮诺萨 作者 孙晨慧 赵文刚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实践20年之际,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挑战,人类该如何守护地球生命共同体,以何“新礼”深情回馈滋养万物的大地?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2025-8-21 11:10
东西问|许苗苗:中国微短剧何以从本土爆款到全球吸睛?
中新社北京8月16日电 题:中国微短剧何以从本土爆款到全球吸睛? 作者 许苗苗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 今年7月,“CMG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在中国山东举行。活动汇聚中国微短剧各方智慧与力量,包含“年度微短剧”“年度微短剧男演员/女演员”等多个奖项,被认为彰显了中国微短剧加速迈向精品化的蓬勃态势。 从萌芽到百花齐放,中国微短剧实
2025-8-21 11:09
赣江观澜:江西上饶如何点“数”成金?
中新网上饶8月18日电 题:赣江观澜:江西上饶如何点“数”成金? 作者 巫发阳 舒炜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2161.5亿元,连续四年上榜“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市”,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城市……近年来,江西上饶市以大数据产业为切入点,重点发展数字文创、数字营销、数据标注等数字经济,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书写了点“数”成金的
2025-8-21 11:07
从亚洲之巅到草根街巷,何处不篮球?
中新网杭州8月18日电(张煜欢)当地时间17日,在沙特阿拉伯吉达举行的2025国际篮联男篮亚洲杯决赛中,中国队以一分之差惜败于澳大利亚队,获得本届赛事亚军。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5.9岁的“青年军”,一步步陪伴中国男篮走出低谷、向上攀登,在万众期待目光中站上了领奖台。 而在数千里外的浙江,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下称“浙BA”)争霸赛同样点燃了球迷们的热情。从南
2025-8-21 11:06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走向世界冠军 西藏藏族姑娘见证雪域竞技体育发展
中新社拉萨8月18日电 题:走向世界冠军 西藏藏族姑娘见证雪域竞技体育发展 作者 赵朗 卢鑫 2011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世界摔跤锦标赛赛场,藏族姑娘西洛卓玛在67公斤级决赛中一举夺魁——这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首个竞技体育世界冠军。 如今38岁的西洛卓玛早已退役,担任西藏自治区竞技体育管理中心训练科科长,忙着为摔跤运动员们打理后勤、保障训练。忆及过去
2025-8-21 11:03
习言道|两个“第一次”,习近平擘画新西藏
中新网8月21日电 题:两个“第一次”,习近平擘画新西藏 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乘专机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此行,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率中央代表团到西藏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庆祝活动,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 4年前,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
2025-8-21 11:03
习言道|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日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习近平强调——
2025-8-21 11:03
从南洋到延安:两张华侨回国证明书背后的故事
中新网西安8月19日电 题:从南洋到延安:两张华侨回国证明书背后的故事 中新网记者 阿琳娜 “笑挂在脸上,沉重压在心底,这样年纪轻轻的,却偏紧锁双眉,朋友你说,血已快把人类淹没了,我们怎能没有仇恨,但谁也比不上我们愉快健康,因为我们已投身革命的战斗,让风暴再肆虐咆哮,也毁灭不了我们……”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华侨青年戴行伍(原名:戴永美)在历
2025-8-20 09:56
东西问|谢苗诺娃:侗族神话如何构建精神宇宙?
中新社莫斯科8月19日电 题:侗族神话如何构建精神宇宙? 作者 谢苗诺娃·塔季扬娜·格里戈里耶芙娜 俄罗斯汉学家 民间传说是世界各国文学艺术最丰富的源泉之一。神话、民间故事、童话、民歌和其他形式的民间传说是研究各民族语言、信仰、价值观,及其日常生活和历史发展的宝贵资料。 侗族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他们主要聚居于中国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
2025-8-20 09:52
东西问丨柯马凯:从“没学上”到“上好学”,西藏教育“大变样”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 题:从“没学上”到“上好学”,西藏教育“大变样” ——专访北京京西学校联合创办人柯马凯 作者 黄欣欣 陈建新 讲一口流利“京片子”,口袋前常别一支钢笔,英国人柯马凯(Michael Crook)在北京出生,在英国读大学,在美国教过书,却始终喜爱中华文化,在中国从事教育行业直到退休。 柯马凯曾数次前往西藏。他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
2025-8-20 09:51
中国港口驱动“新三样”万亿外贸市场
在全球货物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总能频繁看到中国港口的身影。 厦门港汽笛长鸣,巨轮满载着崭新的新能源汽车驶向阿联酋迪拜杰拜勒·阿里港;日照港巨轮往来集散,装载车辆、设备等工程物资驶向马尔代夫项目锚地;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的航线,则深深镌刻进东南亚繁忙的贸易版图。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亿吨,同比增长4.0%。通过港
2025-8-20 09:50
中国西南后方工业生产,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哪些支撑?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西南抗战后方作为战略支撑点,承担着保障抗战物资生产的艰巨使命。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偏居西南的柳州却悄然崛起为重要的军工基地。当中国的油源陷入封锁危机时,这里研制出广西首辆木炭汽车;不久后又造出广西首架“朱荣章号”战斗机,该飞机和其他战斗机一道加入保卫祖国领空行列。 走进今天的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在柳州工业博物
2025-8-20 09:50
新四军为何选择在盐城重建军部?
在江苏盐城市中心, 解放路与建军路交汇处, 一座“大铜马”雕塑昂首向前。 作为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 它与新四军纪念馆、 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一起, 串联起那段烽火岁月。 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谷华 摄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铁军, 由南方八省红军及红军游击队组建而成。 历史为何选择盐城, 作为新四军重建军
2025-8-20 09:49
中国已解除对印度稀土出口限制?外交部回应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月1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外媒记者提问,印度媒体报道称,中国已经解除了对印度的稀土出口限制。中方能否证实? 毛宁:我不了解你提到的具体媒体报道情况。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们愿意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加强对话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的稳定。(完)
2025-8-20 09:46
雪域高原一甲子,习近平情牵西藏
(近观中国)雪域高原一甲子,习近平情牵西藏 中新社拉萨8月19日电 题:雪域高原一甲子,习近平情牵西藏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1965至2025。 岁月如流,西藏自治区迎来一个甲子的沧桑变化。 中共十八大以来,从主持召开两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到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再到亲赴西藏考察调研……习近平对雪域高原始终牵挂。 从一段路看发展 观西藏之变,从
2025-8-20 09:46
习近平: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从1965年到2025年,西藏自治区迎来一个甲子。雪域高原,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出席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并赴西藏考察调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2025-8-20 09:45
习言道丨习近平的西藏牵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心系西藏各族人民,亲自为新时代西藏工作掌舵定向、谋篇布局,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一起重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看新时代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的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成就。
2025-8-20 09:45
习言道|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心系西藏各族人民,亲自为新时代西藏工作谋篇布局,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2025-8-20 09:45
商务部:延长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反补贴调查期限
中新网8月18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8月18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公布延长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反补贴调查期限决定,内容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规定,2024年8月21日,商务部发布2024年第34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 鉴于本案情况复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商务部决定
2025-8-19 10:02
中方谈王毅访印:愿同印方共同维护好边境地区可持续和平安宁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 李京泽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月1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中方发布了王毅外长访问印度并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的消息,中方对此行有何期待? 毛宁:2024年10月,习近平主席同莫迪总理在喀山成功会晤,为中印关系改善和发展指明方向。中方愿以王毅外长此次访印为契机,同印方一道努力,落实好两国领导
2025-8-19 10:01
外交部驳斥赖清德当局谬论: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 李京泽 郭超凯)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月1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日前,台湾地区外事部门负责人称,二战后,“旧金山和约”取代《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政治声明,该“和约”未将台湾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统治过台湾。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毛宁:有关谬论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再次暴露赖清德当局彻头
2025-8-19 09:58
外交部: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
中新社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 李京泽 郭超凯)针对台湾地区外事部门负责人有关言论,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 会上有记者提问,日前,台湾地区外事部门负责人称,二战后,“旧金山和约”取代《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政治声明,该“和约”未将台湾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统治过台湾
2025-8-19 09:57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安徽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
“云中美人雾里山,立马悬崖君试看。” 航拍安徽泾县云岭镇一隅。(无人机照片)张强 摄 新四军军长叶挺笔下的皖南小镇——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云岭镇,如今成了没有屋顶的抗战博物馆。 云岭西靠黄山,北望长江,位于泾县西北部。1938年夏,叶挺初抵云岭,被这里的秀美山水所震撼。谁也不会想到,这座静谧的皖南小镇即将成为华中敌后抗战的“神经中枢”。
2025-8-19 09:57
习言道丨参观这座纪念馆,习近平问了68个问题
中新网8月17日电 题:参观这座纪念馆,习近平问了68个问题 “这里有多少(名单)?” “能不能再多收集了?” “当时那些军队的建制有记录吧?” “这些人是军人还是百姓?” ……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京,出席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随后,他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在遇难者名单墙前,总书记频频驻足
2025-8-18 10:13
习言道|一拨一山水,一起共谱绿水青山曲
从余村出发,走过长江之畔、黄河之滨,深入草原腹地、沙漠深处……20年来,“两山”理念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触动指尖,乐韵流转 一起共谱绿水青山曲 ↓↓↓
2025-8-18 10:13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4-2025 ChinaNews.NZ
友情链接:
中国新闻网
、
中国侨网
、
环球网
、
人民网
、
北方网
、
半岛网
、
北晚在线
、
品牌传播网
、
中国食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