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彤 通讯员 刘家东 韦朝舜
“真希望总书记能再来我们毛竹山村,品尝我们的葡萄新品种,再来看看我们如今的幸福新生活。”南一村党总支书记王军荣在记者面前,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
毛竹山村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毛竹山村视察时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面对这份嘱托,乡亲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学习新技术,拓展种植葡萄新品种,着力提升葡萄品质。同时,依托周边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的红色旅游资源,毛竹山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采摘等新业态,打造“红+绿”乡村旅游品牌。“去年全村接待游客超过了60万人次。”王军荣介绍说。2022年,毛竹山村群众依靠农业及旅游产业,人均年纯收入达3.8万元。
如今的毛竹山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桂林市乡村振兴的典范。毛竹山村的发展,是桂林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两年来,桂林市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遵循,坚持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全面实施产业振兴战略,不断打造升级版的诗画乡村,唱响新时代的田园牧歌。
桂林市持续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在全国率先开展市级田园综合体创建行动,累计创建田园综合体41个,成功打造了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成为广西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同时,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市)6个,中国美丽田园、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8个,农旅融合精品线路8条,“桂林休闲农业四季游”被中国旅游协会列为广西仅有的“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2022年,灵川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龙胜县龙脊镇金江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大寨村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列入“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桂林市坚持产业引领,成功打造了粮食、特优水果、蔬菜、优质畜禽、中药材、南方高山特色种植等6个百亿产业集群,建成永福罗汉果、荔浦砂糖桔、恭城月柿和全州禾花鱼等4个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6个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桂林干米粉加工出口位居全国第一。罗汉果、荔浦芋、砂糖桔成为享誉世界的桂林农业品牌。
桂林市积极践行乡村振兴和绿色生态发展战略,大力推行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森林认证、香港优质“正”印认证、广西优质认证等高端品质认证。目前,全市共获认证证书2991张,在广西排名第三。其中,有机产品认证69张,在广西排名第三;森林认证62张,在广西排名第一。有机产品年产值超过4亿元。
桂林市发布了《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红色文化纪念园区服务规范》《红色文化研学基地服务规范》《红色旅游驿站服务规范》《红色旅游餐馆服务规范》4项桂林市地方标准及《桂林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带班老师服务规范》《桂林红色文化讲解员服务规范》2项团体标准,进一步规范红色研学旅游发展,提升红色旅游服务水平,擦亮红色旅游名片,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桂林市奋力打响工业振兴攻坚硬仗,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跑出工业生产“加速度”,2020—2022年平均增速7.3%。
此外,桂林市建立了企业品牌国际运用和管理人才培训(桂林)基地,建设商标品牌指导站6个,加强对市场主体关于商标申请注册、使用、管理和保护方面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全市拥有有效注册商标47755件,在广西排名第二,地理标志28件/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计),在广西排名第二。
记者还了解到,桂林市召开的2023年全市工业振兴大会明确,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要求,桂林市将加快培育百亿企业、千亿企业、千亿园区,努力推动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中国食品报》(2023年07月14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