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新西兰华人国会议员陆楠出席中国商业峰会并撰文回顾随总理访华经历
而在峰会另一侧,华人国会议员陆楠(Nancy Lu)撰文回顾了随同总理访华的经历,展现了一位华人议员视角下对新中关系的深刻体悟。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也在会议上重申了推动中新合作的坚定立场。这些共鸣声音,深刻勾勒出新中互信共识不断深化、合作模式持续成熟的国际合作新图景。
总理:深化互信,推动“China AND...”战略走深走实
在峰会致辞中,Luxon总理高度评价刚刚结束的中国访问。他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起已近40次访华,亲历了中国从工业崛起到科技革新的全过程。他强调,中国虽然目前仅占新西兰出口的0.25%,但其增长潜力足以为新西兰带来“32%的出口增长”,这意味着“数以万计的新西兰就业机会和产业升级的可能”。
总理特别提出“China AND...”的战略愿景:在深化中新合作的同时推动多元伙伴布局,实现“风险分散”和“机会扩容”的双赢目标。面对全球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新西兰选择以“建设性务实”与“多边合作”作为外交底色,这一点在与中国的关系上体现尤为清晰。
陆楠议员:华人参政融入国家战略,代表新西兰也理解中国
峰会期间,华人国会议员陆楠(Nancy Lu)发表了1专栏文章,回顾随总理出访中国的细节与感悟。她指出,作为华人议员,这次访问既是“代表国家”,也是“回到熟悉的文化语境中倾听与连接”,令她格外珍惜。
陆楠特别提到,在北京与中国高校校长、女性创业者、青年代表的圆桌对话中,她感受到中方对新西兰教育模式和创新生态的浓厚兴趣。同时,她在上海访问新西兰企业驻华代表处时,也看到了中国市场对新西兰产品日益提升的接受度与需求转变。
“这次访问让我更加清楚,新西兰需要有人能够在两种文化之间翻译与沟通,不仅仅是语言,更是理念。”她在文中写道。作为当前唯一华裔国会议员,陆楠的观察点中透出的,不仅是文化亲和力,更是一种双向理解力,正是东西方关系中不可或缺的桥梁角色。
王小龙大使:以稳定互信为根基,拓展多领域合作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在峰会上表示,中新关系已进入“全面升级、合作多元”的新阶段。他强调,中国愿与新西兰一道,继续在农业、食品安全、教育、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
王大使指出:“中新之间的互信不仅体现在高层互访的频繁,更体现在各领域务实合作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他提到,未来将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赴新投资,同时欢迎新西兰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更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大使对陆楠议员此次随团访华给予高度肯定,称她是中新交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其双文化背景和公共服务精神为中新关系注入新的能量。
记者观察:从“互利合作”走向“共同塑造秩序”的新阶段
通过此次峰会及系列发声可以看出,新中关系正在从“互利合作”迈入“共同塑造全球治理规则”的新阶段。Luxon总理提出的新南方通道战略、“China AND”多边布局,显示出新西兰试图在中西之间不做“权衡”,而是积极发挥桥梁作用。
陆楠议员的出现则象征着华人群体在新西兰国家战略决策中的更深参与。她既能代表新西兰利益发声,又理解中国叙事逻辑,为两国在战略层面进行有效沟通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人文支点”。
王大使的发言则体现出中国对新西兰的战略定位——一个可持续、可信赖、有独立判断力的西方国家。中新之间,正走出一条与传统地缘政治博弈不同的发展路径:不依附、不对抗,而是共谋合作。
结语:和平发展与互信合作,是新中关系最宝贵的资产
在全球分裂与冲突暗流涌动之际,新西兰与中国以务实理性为锚,在食品、教育、技术、旅游、文化等多个层面稳步推进合作,正构建起一座座超越意识形态和地理边界的桥梁。
峰会现场那句余音绕梁的“Xie Xie”,或许正代表着这种跨越语言与制度的善意与尊重。
正如陆楠所说:“我们可以是不同的,但我们也可以是彼此成就的。”这正是新中关系、乃至未来国际合作应有的精神内核。